
尋找“新常態”下的好企業——之格力環保篇
分類:
新聞中心
作者:
發布時間:
“新常態”已是當下最熱的經濟關鍵詞,新常態不僅對經濟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對環境保護、生態建設也提出了新標準。新常態下我們不能再盲目迷戀高增長,不能夠再靠拼資源消耗、環境污染的粗放增長模式,中國經濟新常態更加強調可持續發展。
要實現這一目標,僅僅依賴政府,依賴環保產業公司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每一個企業從研發到生產的支持,那么,究竟有哪些企業能夠站在國家戰略的高度,從人類生存環境的角度,引領綠色增長?
在不久前召開的2014APEC相關活動上,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發言時表示,制造業在“新常態”下應該更多地圍繞著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做事情。
知易行難,環境保護要落到實處并非易事,特別是對于企業來講,經濟利益與社會利益、短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無時不刻不存在矛盾與博弈。
然而從多個維度上,格力電器都拿出了超乎常規的決心,將環境保護落到了實處。從研發設計到生產再到銷售,格力電器一路為“環保”點亮了綠燈。
“在格力電器,凡涉及節能環保的項目一律綠燈,在科研經費上不受限制,需要多少就投入多少。”格力電器的相關負責人表示。
細數格力電器多年的研發成果,也都是圍繞“讓藍天更藍,大地更綠”這一追求。2011年,格力電器推出R290環??照{,使空調擺脫了對氟利昂的依賴,因采用純天然制冷劑,臭氧破壞潛能值(ODP)為0,實現了真正無氟空調,溫室效應潛能值(GWP)接近于0;2012年,格力1赫茲變頻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這是空調行業唯一榮獲這一獎項的技術,假設國內銷售的空調全部為1赫茲變頻空調,按2011冷年內銷6161.85萬臺計算,每年可實現節電約271.1億度,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704萬噸;同一年,格力“雙級增焓變頻壓縮機的研發及應用”問世,在不增加能耗的前提下,大大提高制冷量、制熱量和能效比,按全球2012年空調銷量1.05億臺、空氣能熱水器銷量74.6萬臺計算,全部應用格力雙級增焓變頻壓縮機,每年可節約460億度,相當于三峽大壩半年的發電量,減少CO2排放4412萬噸。;2013年,格力電器光伏中央空調開創“零能耗”時代;2014年,磁懸浮變頻離心式制冷壓縮機及冷水機組的問世,使格力成為全球繼丹佛斯(TURBOCOR)公司之后,第二家完全掌握磁懸浮離心壓縮機核心技術的企業。這些“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新科技,并沒有成為“標本”停留在實驗室,而是轉換為節能實用的產品走進了千家萬戶。
在剛剛落幕的廣交會上,格力展出了“全能王”空調、光伏變頻離心機、光伏家用中央空調、新能源空調、空氣能熱水器、空氣凈化器等全系列產品。
格力電器的環保技術還踏出了國門,引領全球的可持續發展。著名的美麗島國馬爾代夫,因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的上升,面臨“滅頂之危”。格力的R290新冷媒環??照{,采用目前國際上認可的完全環境友好型制冷劑。受到馬爾代夫政府的關注,特意向格力訂制了一批R290環??照{,其中一部分供國會大樓使用。
今年為了普及節能產品,推廣節能理念,通過實際行動響應國家層面低碳環保的發展理念,格力開啟了“推動中國進入全變頻時代”的系列活動,國慶節期間,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力度空前的惠民活動,11月20日,啟動“定頻換變頻,尊享1赫茲,立減1000元”的換新活動。變頻空調沒有頻繁啟動,可以低頻運行保持恒溫,能效比高,因而比定頻空調更加節能省電。這一系列活動使得節能環保產品更迅速地在消費者中普。
格力綠色的腳步遠未止于此,環保的鏈條再度延伸,開始了“賠本”的回收項目。
從2011年開始,格力在全國范圍內投資數十億元設立了5家再生資源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并通過技術設備對其進行環保處理再利用。這雖然是一樁“虧本買賣”,而且困難重重,但董明珠有自己原則:格力電器將“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作為企業發展的終極理想。
2013年董明珠就曾建議國家層面立法回收利用電子廢棄物,而格力作為家電業的領導企業利用先進技術進行環保拆解的做法也成為了業界標桿。